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万州现代名人—方敬

万州现代名人—方敬

关键词:万州名人,方敬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方敬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wanzho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88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

    方 敬(1914-1996),万州人。著名诗人、文学翻译家、教育家。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外语系。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,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9~1949年,先后在成都、昆明、桂林、贵阳、重庆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,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及革命文学创作活动。    1949年后任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、教务长、副院长、党委副书记,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、名誉主席,重庆作家协会、重庆市文联主席、名誉主席等职。
    著有《雨景》、《花环集》、《飞鸟的影子》等十多本诗文集,译有《家庭幸福》、《圣诞欢歌》等小说。曾荣获四川文学奖、郭沫若文学奖。他的部分诗歌被编入海外多种中国新诗版本。精巧、委婉、朴素是诗人方敬的艺术个性。
    早期作品柔弱的歌吟
    1929年,方敬和何其芳等结伴到上海,考上吴淞公学预科。毕业后,先后在万县初中和垫江初中教书两三年。垫江是方敬正式开始写诗的地方,这里留下了他最初的诗的记忆。
    方敬初期的诗歌表现了稚气的生活感受,表现了他天真的心灵对真善美的率直追求。
    经过艰难和曲折,方敬终于实现了上北京大学外语系的愿望。童年时代就开始萌动的对外语的兴趣更加浓烈,对新诗的爱恋也更加一往情深。像同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,他在沉郁的氛围中不免感染到一种忧郁。由于孤独,由于苦闷,由于生之执着,也由于青春年少    的敏感,他才开始了自己柔弱而忧郁的歌吟———
   “忧郁的宽帽檐
    使我所有的日子都是阴天。”
    投身时代洪流热情歌唱
    在大学就读时,1935年爆发了举世闻名的“12·9”学生运动。北平学生六千余人走上街头,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热潮,方敬是示威队伍中活跃的一员。
    抗日民主大潮使方敬冲出自己狭小的生活和文学圈子。原先那种“听林梢滑下的幽音,听自己沉默”的心绪,那种在寻求光明中的孤独与寂寞消失了,他投身时代洪流,自觉肩负起民族兴亡的重任。
    抗日战争爆发后,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,方敬在四川大学借读。1938年在成都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年,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,在成都,他与何其芳,卞之琳,朱光潜,谢文炳合编《工作》半月刊,宗旨是宣传抗战,针砭时弊,伸张正义。
    抗日战争的爆发,揭开了方敬文学创作第二时期的帷幕。满怀对自由,解放和光明的热望,他积极地为抗战和争取民族解放而歌唱。他的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声音洪亮了,视野宽广了,和时代的激流一脉相通了。
诗心不老充满年轻情思
    解放以后,方敬一直在西南师范学院(今西南师范大学)工作,作为副院长,长期主管教学和科研工作,同时任教授。1985年起,方敬领衔在中国新诗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,并担任硕士生导师,这是他一生教学生涯里最为有声有色的篇章,尤其是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上,方敬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。
    解放后,尤其是在新时期,他的创作热情迸发,更加热爱人生。他的诗及散文,往往抒情与哲理融合,有对时代精神、人生价值、生命与意蕴的探究,有对人杰地灵的讴歌,这是方敬文学与诗歌创作的第三时期。
第三时期的方敬已渐入老年,但他的诗心不老,充满年轻的情思,被评论家认为是重返了青春时期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新时期是方敬创作的又一高潮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